鸭形玻璃注,鸭形玻璃注是哪个朝代的

管理员 241 0

鸭形玻璃注的相关历史

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辽宁省北票县十六国墓葬时,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发现了5件玻璃器皿。在这其中,一件鸭形水注引起了考古界的格外注目。

冯素弗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天文冯跋之弟,是北燕的缔造者之一,死于415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亚玻璃珠饰通过中亚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受西亚影响建立的玻璃也很快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铸造法生产仿玉制品。吹制工艺大约北魏时期传入中国,但当时玻璃器质量不佳,很难达到鸭形玻璃注的精美程度。

鸭形玻璃注,鸭形玻璃注是哪个朝代的-第1张图片

我国永久禁止出国巡展的国宝,分别都是哪几件?

按照规定,下列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历代出土古尸 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 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 元以前书画、丝作品 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

曾在电视上露脸、属夏代晚期青铜器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也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中。源于3000年前、流传着通天奥秘的青铜神树,与华夏民族神话中的扶桑、太阳神鸟紧密相连。

铜屏风构件5件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角形玉杯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辽宁博物馆前十 镇馆之宝

〖壹〗、 镇馆之宝玉猪龙新石器时代高15厘米,宽2厘米,厚8厘米。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而这条是红山文化中最大最规整的玉龙。

〖贰〗、 镇馆之宝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 高15厘米,宽2厘米,厚8厘米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

〖叁〗、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在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万岁通天帖。

〖肆〗、 5年9月在发掘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时出土,质地纯正、造型生动,其构造与古代文献记载的“欹器”相同,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鸭形玻璃注是由西域传进哪里的

可见这件鸭形玻璃注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可见这件鸭形玻璃注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冯素弗墓是十六国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遗物500多件,除鸭形玻璃注外,“范阳公章”龟钮金印、“大司马章”鎏金铜印、带有锤牒佛像的金冠饰及两只鎏金木马镫都是罕见的珍品。

鸭形玻璃注的文化价值

“鸭形玻璃注”文化价值 这件质地纯正,完整如新的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皆属罗马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

鸭形玻璃注 魏晋南北朝,长5厘米,腹径2厘米。鸭形玻璃注器,淡绿色,半透明,体横长。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放得稳,造型生动别致,是当时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

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鸭形玻璃注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